【腾讯云】网络产品专场特惠,流量包1分钱起,负载均衡7.3折起,最高可领299元NAT网关代金券,速来抢购

司马懿,是司马家族的荣耀,也是将司马家带入鼎盛的关键人物。

他靠隐忍、权谋、狠毒,为子孙后代铺平了通往皇权的道路。

他死后15年,他的孙子司马炎就废了魏帝曹奂,自立为帝,改国号为“晋”,司马家族终于扬眉吐气、站在了封建权力的最顶端。

可仅仅百余年后,司马家就惨遭屠戮,几被灭族,都说“天作孽犹可恕,自作孽不可活”,司马一族到底做了哪些“缺德事",得罪了哪些人呢?

一、当街刺杀皇帝,得罪了曹氏宗族

公元239年,魏明帝曹叡走完了他短暂的一生。

临终前,他将年仅8岁的养子曹芳,托付给了两位重臣,一位是宗室、大将军曹爽,另一位是大都督司马懿。

熟悉三国的朋友,对司马懿肯定不陌生。

他文武双全,智计过人,不仅是三国后期唯一能与诸葛亮相抗衡的魏国大将、也是辅佐魏国四代皇帝的托孤重臣。

曹操临终前,曾对长子曹丕说:“司马懿有狼顾之相,不是甘为臣下的人,日后必会染指我曹家的事,你要对他提防些。”

曹丕对此不以为然:仅凭一个快要入土的司马懿,能闹出什么幺蛾子?

就这样,曹丕把曹操的话当成了耳旁风,不仅把司马懿视为心腹,他临死前,还交代他的儿子曹叡也将司马懿视为心腹。

后来的事实证明,曹家的后人,自曹操死后,是一代不如一代,就这点识人之明,曹家后人没一个能赶得上曹操。

新帝年幼,曹叡本想让两位托孤大臣相互制衡,谁知曹爽为了大权独揽,一直明里暗里排挤司马懿。

司马懿见曹爽日渐势大,自己又没有必胜的把握,遂决定避其锋芒,故技重施。

司马懿是个很有野心、又很有能力的人,他之所以历经曹操、曹丕、曹叡三朝而不倒,在于他有一个杀手锏,那就是——装。

司马懿素来身强力健,却偏偏装得孱弱不堪,给人一种随时都要挂掉的错觉。

拿现在的话说,司马懿绝对是个影帝级的人物。

司马懿用这一招骗过了曹丕、曹叡两代帝王,现在拿来骗骗曹爽,那还不是小菜一碟?

曹爽真以为司马懿病得也床连下不了,于是,放松了警惕,在朝中更加为所欲为。

公元249年2月5日,曹爽护送魏帝曹芳,前往高平陵祭祀魏明帝。

此时,京中群龙无首,又守卫空虚,司马懿认定反扑的时机已到,于是,率兵攻入皇宫,逼郭太后下诏:废黜曹爽,并收缴他的兵权。

曹爽闻讯大惊失色,遂率大军火速赶回洛阳,决定与司马懿决一死战。

谁知,曹爽一见“病”了大半年,仍生龙活虎的司马懿,瞬间明白了怎么回事,自家气势先矮了半分。

司马懿见状,赶紧趁热打铁对曹爽承诺道:“只要大将军放弃抵抗,我自会奏请太后,保住将军全家的性命和爵位。”

曹爽信以为真,思考片刻便缴械投降。

谁知,司马懿翻脸比翻书还快,他公然背弃承诺,不仅斩了曹爽,还诛杀了其三族。

不仅如此,司马懿还大搞株连,一下诛杀了曹氏宗族7000多人。

此后,魏帝曹芳,又成了司马懿手中的傀儡。

两年后,73岁的司马懿一命呜呼,临死前,他留下遗言:不准后人为他扫墓!

阴狠诡诈如司马懿,也怕司马家步曹爽的后尘吧!

自司马懿阴谋搞掉曹爽、成功夺权之后,司马家的子孙们,就将“阴狠狡诈”当作了护身符和上升的阶梯,这样的家风一旦形成,对整个家族来说,无疑是致命的。

从这个角度上说,司马懿真的是给儿孙们立了一个坏榜样。

之后的司马师、司马昭在弄权和打击政敌上,比之老父亲,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。

公元254年,曹芳联合朝中大臣夏侯玄、李丰等人,准备发动政变,罢黜司马师。

谁知计划泄露,司马师一怒之下,将魏帝曹芳废为齐王、并将参与政变的朝臣,全部诛灭三族。

为了方便把持朝政,司马师又立了13岁的曹髦为帝。

第二年,司马师在平定毋丘俭、文钦之乱时,病死在途中。其弟司马昭不经朝廷下令,就接了哥哥的班,继任为大将军。

司马昭之心,路人皆知!

公元260年,曹髦已经19岁了,想起祖辈的辉煌和自己的窝囊,他不禁羞愧难当,于是,他决定向司马昭反击!

后来的事实证明,曹髦这个年轻人,还是太冲动了。

当曹髦率领为数不多的卫队,向司马昭举起利剑时,一支长矛突然飞出,将曹髦死死钉在了车轮上。

在“君君臣臣父父子子”的儒家思想里,在大多数人仍效忠曹魏的朝堂上,司马昭此举,堪称大逆不道。

司马昭,终于超越了父亲和兄长,背负着“弑君”的恶名,在朝中一手遮天,另立曹奂为帝、灭蜀汉、受封晋王。

公元265年,野心勃勃的司马昭不甘心地死了,接棒的长子司马炎百尺竿头更进一步,直接废了魏帝曹奂,终结了魏国的国祚。

经过祖孙三代人的“不懈努力”,西晋就这么踩着曹家人的尸骨建立了。

与许多新生的政权不同,司马家的掌权,显得是那么的阴狠毒辣、没有底线。

它因杀戮而生,最终也会因杀戮而亡。

二、八王之乱,得罪了司马宗族

尽管得位不正,司马炎建立西晋后,还是靠谱了一阵子的。

首先,司马炎吸取了曹魏灭亡的教训,大封宗室王。

他认为曹魏皇帝之所以这么不扛打,主要是因为宗室王爷手里没权,没法保卫自己的皇帝。

为了重蹈曹魏的覆辙,司马炎不仅大封宗室王,还让王爷们手握军权,“广置军士、以郡为国”

其次,招募原蜀汉、吴国的流民到北方来,分给他们土地和种子,让他们安居乐业、充实北方。

第三,扭转曹魏末期以来追求豪奢的社会风气,提倡节俭、普及律令。

就这么“三把火”烧下来,西晋开始走上了伟大复兴的道路。

如果老百姓因此过上了好日子,谁管你得位正不正?兴许,时间长了,司马家的几位老祖宗也能“被洗白”了。

可惜,司马炎被一个傻儿子司马衷坑惨了。

更确切点说,司马炎是自己挖了个坑,然后把自己和西晋给套进去了。

司马炎共有26个儿子,按说,太子之位并不是非司马衷不可。

但司马炎就认定“嫡长子继承制”,偏偏嫡长子早夭,嫡次子司马衷是个傻子。

司马衷傻到什么程度呢?那句著名的“何不食肉糜”,就出自这位仁兄之口。

及天下荒乱,百姓饿死,帝曰:“何不食肉糜?”——《晋书·惠帝纪》
内容分享:
【腾讯云】云服务器、云数据库、COS、CDN、短信等热卖云产品特惠抢购
Top